校友风采
韩小逸:勇闯天涯,不安分的心

日期:2018-09-30 阅读:1314

1656041215813749.jpg

作为78届大学生,韩小逸踏入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门时,充满骄傲。虽然一开始最感兴趣的也包括像考古学那样的学科,但他最终走进了物理的大门,并在这座美丽的校园度过了本、硕、任教于物理系三个阶段。

文革结束以后,中国百废待兴,急需各种建设人才,和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一样,渴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,向往成为科学家,工程师,韩小逸选择了物理这个专业。回首往事,韩小逸学长说:“从不后悔当初选择了物理专业。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,我学到了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方法。在这门学科下一路走来,感觉收获颇多。”

主动要求“加餐”的大学生涯(小标)

当年,上海交通大学是上海市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校,而应用物理系又是上交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。入学后,班上40位同学都非常努力地投入到学习当中。同学们对学校提出了三个不同寻常的要求 :第一,因为教授高数的老师来自数学学院,大家希望老师以对数学学院学生的同等难度来安排物理系的课程;第二,希望物理系增加一些大纲要求之外的课程,扩展知识面;第三,希望学校开设通宵教室。说起这段时光,韩小逸至今仍然感慨当时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学的精神。

1988年,韩小逸抵达日本,开启了自己的留学之路。当时的日本导师充分考虑到语言对于留学生的重要性,以及环境对语言培养的重要性,特意安排了一名本科生跟随韩小逸做毕业实验。就这样,在工作中,韩小逸学习了日语,日本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。同时一起到日本留学的还有另一位中国同学,导师特意将两人安排在不同楼层,让两名中国学生都能处于日语环境的锻炼中。这样细腻而人性化的安排,让韩小逸更快的通过了语言关,开始了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。

快到博士二年级的时候,由于学校成立的校企合作专题讲座需要老师、教研员等人员补充,韩小逸被导师推荐到该专题讲座作为老师,以教师的身份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。根据日本文部省的规定,这样攻读博士学位的要求给提高了很多,韩小逸的研究方向是高温超导材料的场效应,虽然科研道路漫漫,但韩小逸仍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。

从校园到业界转型创业者(小标)

博士之后,韩小逸继续留校任职三年,随后转赴东京大学工作三年。在东京大学工作期间,他结识了很多高水平的教授,眼界也更加开阔。与此同时,光纤通信在全球渐成气候,硅谷许多优秀公司都在寻求物理学科的人才,也为了一圆当初的美国留学梦,韩小逸踏上了去美国的征程。在美国,与校园注重研究学术,强调新概念不同,公司更注重产品的商业化。韩小逸从项目经理开始,逐渐向企业管理工作转型。

随着国内创业环境的日益完善,韩小逸和伙伴们在美国工作几年后,决定回国创业。回国后,韩小逸慢慢转型为一个管理者,他自认不是一个狼性风格的领导者,却始终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,也正是这种不安分鼓动着他,不断尝试新的方向。

丰富的爱好滋养生命(小标)

韩小逸认为,对于年轻人来说,进入大学学习物理学科是非常好的选择,它不仅可以帮我们打好数学基础,更能培养出严谨的思维。同时,大学学习时期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。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,不妨多学习一些跨学科,跨领域的知识。多多培养一些业余爱好。虽然未能学习少年时向往的考古学,但韩小逸却一直保留着这份爱好。在生活中,韩小逸平时喜欢阅读考古、历史书籍。通过逛博物馆了解每一座城市,为他带来了许多惊喜。韩小逸认为,不仅要通过锻炼保持身体健康,更应该通过美好多样的业余爱好丰富人生和心灵。

所以对于今天的年轻人,韩小逸建议,专业学习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唯一,年轻学子不妨期间多多尝试,比如辅修双学位,扩大知识面,参加社团,锻炼交往能力,扩大人脉。“这些知识和经历都将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。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同学来说,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,可以专注学术,也可以走上社会锻炼。总之,未来的路上要怀揣一颗火热的心。”


地址:上海市东川路800号理科实验楼群
邮编:200240

沪交ICP备05010
©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版权所有

微信公众号